在中医里,有一个说法叫“上医治未病”,出自《黄帝内经》,全句是“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谓也。”从字面理解就是,高明的医生会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治疗,不会等到病发再去治。现代人所说的“亚健康”状态和“未病”的概念大致相同。
中医养生
103 1 0 2024-12-16 18:47
随着社会的发展,生活水平日渐提高,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。中医养生作为历史最为悠久、最健康的养生方式,以健康、绿色、纯天然等优势,受到众人追捧,成为人们防病保健之首选。
中医养生
54 0 0 2024-12-16 18:45
“叩齿吞津保健法”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,可以起到健脾益胃,纳气补肾的效果。中医将叩齿称为“叩天钟”,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。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,身健则长寿。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:“朝暮叩齿三百六,七老八十牙不落”。
中医养生
58 0 0 2024-12-16 18:44
有人病怏怏,活得很久,而有人身强体壮,说没就没了,往往“小病不断”的人比身强体壮的人长寿,这有道理吗?
中医养生
55 0 0 2024-12-16 18:43
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、生活节奏的加快,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,且呈年轻化的趋势。因此,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,人人都更加关注养生保健、学习养生保健知识,但是“喝醋”能软化血管,辟谷可以预防肿瘤,“暴走”更健康……这些在朋友圈流行的养生法宝真的靠谱吗?
中医养生
53 0 0 2024-12-16 18:42
内和即中和。“中和”指中正平和,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。儒家认为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,达于和谐境界。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与不及之名矣。一指中间、中等、两者之间之意;二指适宜、合适、合乎一定标准;三指人心、内心,即人的内在精神。中和之“中”取意合乎其宜之意,宋之理学家程颐称之为“天下之道”也。
中医养生
67 0 0 2024-12-16 18:40
“望而知之谓之神,闻而知之谓之圣,问而知之谓之工,切而知之谓之巧。”
中医养生
55 0 0 2024-12-16 18:38
又到一年体检时。临近春节,小曼参加公司组织的年度例行体检。看着体检单上要求“空腹”,觉得不吃早餐还好接受,但全程“滴水不沾”还真挺难忍耐。查血为啥要“空腹”?必须“滴水不沾”吗?
中医养生
67 0 0 2024-12-16 18:35
两千多年前,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就强调养生要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、精神内守、不妄作劳。而今, 借鉴古今中外的养生保健智慧, 精心提炼出“中华保健四大基石”。
中医养生
49 0 0 2024-12-16 18:31
精气神的概念,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管子》《孟子》《黄帝内经》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有所涉及。比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就说,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;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
中医养生
51 0 0 2024-12-16 18:29
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,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一定的时空,一切事物的变化也都根源于时空的变化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有两个表示时空的系统,一个是阴阳系统,一个是五行系统。
中医养生
66 1 0 2024-12-15 18:45
中医养生可概括为6句:其知道者、法于阴阳、和于术数、食饮有节、起居有常、不妄作劳。那么每一句具体又如何理解呢。
中医养生
52 1 0 2024-12-15 18:45
《山中问答》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, 笑而不答心自闲。 桃花流水窅然去, 别有天地非人间。
中医养生
55 0 0 2024-12-15 18:43
自《黄帝内经》对养生的战略高度进行定位之后,后世医家皆宗《内经》之旨,将养生看作中医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归宿来对待,并不断丰富充实,反复强调呼吁,此诚中医之“初心”。
中医养生
54 1 0 2024-12-15 18:41
《中年》 郑 谷 漠漠秦云淡淡天,新年景象入中年。 情多最恨花无语,愁破方知酒有权。 苔色满墙寻故第,雨声一夜忆春田。 衰迟自喜添诗学,更把前题改数联。
中医养生
55 1 0 2024-12-15 18:40
中医五行理论在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,其中五行对应五色,五色即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颜色,五色与五行、五脏相对应,如《内经·阴阳应象大论》记载:“东方生风,风生木……在脏为肝,在色为苍……”
中医养生
52 1 0 2024-12-15 18:39
“生”字,在汉语里有生命、生长(生成、生化)、生活、生态等意义。在“养生”一词语中,“生”主要指生命。“生命”是与生长、生活、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“生”,体现了中国人对“生命”的认识。
中医养生
62 0 0 2024-12-15 18:37
《黄帝内经》在第一篇《上古天真论篇》里,开宗明义就谈到人怎样才能“尽终其天年”,天年,即天赋的自然寿命,《黄帝内经》认为人类的天然寿命应该有100岁。也就是说,《黄帝内经》开篇就是要回答:上古之人为什么能活一百多岁?黄帝观察到,上古的人都能度过100岁而形体运动一点都不衰退,还是跟年轻时候一样;现在的人却到50岁的时候,动作就开始衰退了,而且很难活到100岁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
中医养生
48 0 0 2024-12-15 18:36
养生一词,最早出现于《吕氏春秋》,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养生之道,这与中医素来崇尚“治未病”有关。 《黄帝内经》提出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强调中医防重于治;金、元四大家之首的朱丹溪更明确提出把养生的地位置于治疗之上,防病于未然。 尤其近年来,慢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,近四分之三的人群受到亚健康的困扰,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医疗保健需求正在发生变化,中医养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。
中医养生
62 1 0 2024-12-15 18:32
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,采取保养身体,减少疾病,增进健康,延年益寿的手段,所进行的保健活动。所谓生,是生命、生存、生长之意;所谓养,有保养、调养、培养、补养、护养之意。中医养生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,运用调神、导引、四时调摄、食养、药养等方法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、延年益寿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。本文从6个方面浅论中医养生。
中医养生
57 0 0 2024-12-15 18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