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,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,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,让脑子管得少一点。好的办法就是入静。
中医养生
47 0 0 2024-11-08 17:31
中医预防传染病的总原则包括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和已病防传三个方面。
中医养生
48 0 0 2024-11-08 14:40
如今,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海外疫情严重,抗疫形势依然严峻。面对疫情,如何做好个人防控? 如今,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海外疫情严重,抗疫形势依然严峻。面对疫情,如何做好个人防控?如何增强体质抵制疫毒?
中医养生
48 0 0 2024-11-08 14:39
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,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,但其思想、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,中医养生遵奉“阴阳中和”的思想就来源于《易经》。
中医养生
49 0 0 2024-11-08 14:38
从中医角度看,新冠病毒最喜欢的环境,还是寒和湿。
中医养生
57 0 0 2024-11-08 14:37
从中医的角度上说,经常觉得乏力,病因大致有四个:气虚、湿气、肝气郁滞、血亏。
中医养生
48 0 0 2024-11-08 14:34
中医有句名言:“正气在内,邪不可干。”只有我们身体里阴阳平衡了,正气才能好好的存在人体内。
中医养生
62 0 0 2024-11-08 14:33
中医认为,提升免疫力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是一方一法就可以解决的,要采取因人、因地、因时的辨证策略。
中医养生
50 0 0 2024-11-07 13:10
自然界有四季,春主生,夏主长,秋主收,冬主藏。适应四季节候的变化,四季养生各有不同。简括而言,即是春养生,夏养长,秋养收,冬养藏。
中医养生
48 0 0 2024-11-07 13:09
许多疾病的发生大致可分虚、寒、湿、滞、瘀、闭六阶段,体虚、正气不足是外邪侵入、诱发疾病的根本原因,随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,比如体内寒湿、瘀滞等。
中医养生
51 0 0 2024-11-07 13:07
“阴虚枕头潮”,说的是阴虚者在睡觉时容易出现盗汗现象,导致枕头都被浸湿了;“阳虚床不暖“,说的是阳虚者在睡觉时被窝始终暖不起来。
中医养生
49 0 0 2024-11-07 13:06
“治未病”思想领域在历代医家精研医理与辨证施治结合的基础上,不断总结,日臻完善,不仅指防病于先,还包含已病早治,瘥后防复,其内容也逐步涉及到饮食起居、情志调节、针灸方药、导引按跷等不同层次。
中医养生
54 0 0 2024-11-07 13:03